您现在的位置: 力帆 > 力帆历史 > 正文 > 正文

营商济源工业强市奏凯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5 16:23:07
北京最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工业强市奏凯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济源以“五小工业”闻名全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济源工业历经坎坷,砥砺前行,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创造了“济源速度”“济源经验”,推动了济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强势崛起。目前,济源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生产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基地。

既强市兴市,又富民惠民

工业强市是济源发展的根基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业,持续做强做大做优工业经济。——市委书记张战伟

中原特钢、济钢厂区

济钢高性能特殊生产线棒材

中煤科工拥有矿用机电领域国际前沿技术

力帆新能源电动车下线

济源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动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豫光、济钢、万洋、金利、金马、恒通等一批本土企业逐渐做大做强,华能、双汇、中煤科工、伊利、富士康、力帆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进驻济源,豫光多金属综合回收、中原特钢关重件、济钢高性能特殊棒材、力帆新能源汽车、中原国际白银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渐次建成投产……工业成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和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40年里,在这个平方公里,人口7万的城市,济源的工业化水平多年居全省首位。

——全市工业总产值由年的2亿元增加到年的.1亿元,年均增速1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年的0.7亿元增加到年的9.4亿元,年均增速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年的1.05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速21.1%;实现利税由年的万元增加到年的.1亿元,年均增速25.4%。

——目前,全市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上市企业4家;中国企业强1家,中国制造业强4家,中国民营企业强家,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强4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5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6家,进入“亿元俱乐部”企业家。

工业强则经济强。济源工业,以栉风沐雨、呕心沥血取得的成果,又反哺和支撑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造福玉川,惠泽百姓。

既发展“传统”,又培育“新兴”

济源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强力推动工业做大做强,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了一批大而强的企业和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发展项目,涌现出一大批功勋卓著的企业家。——市长石迎军

职教园区力帆汽车学院

如石迎军市长所说,多年的积累,济源工业在人才、技术、装备、管理各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为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纳米杂化材料应用研究中心

济源富士康科技集团

工业强市战略持续发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持,济源产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也取得一定成效,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从近80%调整为66%,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年年均增长接近20%。

万洋有色冶炼循环产业链

万洋集团科研楼

以豫光集团、万洋集团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企业,开发生产出新一代蓄电池,既供应济源本土的力帆新能源电动汽车,也远销国内外;济源钢铁注重生产技术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了由普钢向优特钢、由中低档优特钢向中高端优特钢的跨越……大型骨干企业“老当益壮”,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延长链条等不断焕发新活力,继续发挥支撑作用。

清水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清水源是济源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年上市,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水处理化学品专业生产企业;艾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非制冷中红外光电导探测器,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河南大学纳米材料济源中试基地,一个个高性能纳米科研项目正在通过孵化,从科研转变为应用产业……新兴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也是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阔步进入新时代,济源坚定不移把“工业强市”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拉长产业链条,壮大循环经济,着力培育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和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做强做大做优工业经济,为产业转型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动力。

既创造金山银山,也守护绿水青山

济源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却实现了双赢。何以如此?靠的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靠的就是持续强化环保的行动。

“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促转型、抓环保就是惠民生”。一直以来济源高度重视工业环境污染管控及治理,倒逼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削减工业污染排放。年,济源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承担起为全国同类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经验和科学示范的重任。

济源以清洁化、规模化、特色化为方向,启动了一批高起点、高效益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了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循环链,推动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近年来,一批投入大、效果好的绿色化改造项目在重点企业纷纷上马,环保技术越来越先进、环保措施越来越高效。

豫光锌业厂区

年豫光投资19.27亿元建设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这种资源高效循环生产模式使其成为有色行业的标杆工程。作为最具济源特色的本土龙头企业,豫光集团长期以来在拉长产业链条、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不懈实践,正是济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缩影。今年,豫光锌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让蓝天常有、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济源一直在努力。纵观济源工业经济数十年的发展,济源在优化工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步伐坚实,绿色发展的底色日益亮丽清新,也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家级城市殊荣,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度、宜居度均居全省前列。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发展印记深深铭刻。在愚公移山精神的鼓舞下,济源工业凯歌高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年,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产城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业发展也承载了更高期待。

我们相信,曾经推动愚公故里创造辉煌的济源工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奋勇向前,定会用新成就新辉煌推动实现中原更出彩济源出重彩!

营商

济源

翰创(安徽)聚源等企业来济考察

年10月25日,翰创(安徽)聚源、览驰(安徽)科技、北京中大华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湖州巨松矿业公司新疆疆域纵横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来济考察,洽谈对接高新科技产业相关项目。

高新科技产业项目对接座谈会

对接座谈会上,市长石迎军向翰创(安徽)聚源董事长宣志刚一行介绍了济源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双方就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生态修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电商扶贫简讯

10月26日,商务局召开电商扶贫座谈会,阳光兔业、圣冰冬凌草、豫之谦杂粮等合作企业参会。会上就在郑州天天出色电商商城成立济源电商扶贫专区,并下周上线运营等事宜进行座谈。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fanf.com/lfls/8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力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