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还没有成为主流交通工具之前,70、80后网友少年时梦想最期望能拥有的交通工具,一定是一辆摩托车。70、80后网友对于摩托车怀有浓厚的深情,他们对于摩托车的期许,丝毫不弱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小汽车的渴望。
力帆是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品牌,熟悉是因为当年的力帆是国产摩托界的“王者”,陌生是很多人听说过力帆汽车,但是与之相关的新闻和路上在跑着的力帆数量越来越少了。
力帆成立于90年代初期,曾是国内最大的摩托生产商之一,素有“摩托车之王”的称号,并且它还是国内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光凭这两点能感受到当年力帆是何等的风光。
年,还没有正式成为力帆老总的尹明善,不顾家人极力反对,问身边好友借资筹集20万资金,全身心地投入到摩托车事业,要知道此时尹明善已经54岁了,当中有20年时间是在劳改农场度过。
很明显尹明善是一位有远见同时独具慧眼的投资者。短短8年时间20万启动资金创立的力帆摩托,以滚雪球的速度迅速增值到5.2亿元,尹明善也因此登上年福布斯排行榜。
巅峰时力帆摩托国内一年总销量接近80万,绝对的国产摩托车行业龙头。只是后来时代变了,特别是国家颁布严格“限摩令”之后,力帆遭到当头痛击,业务一落千丈。被逼无奈之下匆匆转产汽车制造。
摩托车和汽车虽然都属于机动车,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力帆转产汽车实属无奈,也是迫不得已,匆忙之下没有生产基础,更谈不上技术沉淀,唯一能做的就是采购零部件模仿组装。
本身不具有研发能力,贸然踏足新行业,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力帆股份年上交所上市,到年累计盈利近28亿,但是到了年一年时间力帆亏损达到50亿,力帆帝国一夜崩塌。
年到年力帆汽车总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不说赚大钱,维持集团运作一定没有大问题。不过,此时已经危险重重,危机随时引爆。
年呼之欲出的新国六排放标准,成为压垮力帆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基础技术,无法创新一切只能靠模仿,新国六就成为了力帆面前的一道坎,甚至可能是无法跨越的坎。
再一次匆匆忙忙。力帆寻思既然传统汽车行业难度系数提升,何不顺势进入新能源领域,以后必然是新能源的天下。遗憾的是模仿为生的力帆,再一次折戟,贸然出产的新能源车型,竟然不符合行业标准,直接亏损几个亿。
年力帆负债累累,新能源不符合标准,传统国五汽车销售陷入困境,最终库存堆积如山。力帆也真变成了车友口中调侃的“立翻”,因为力帆股份已经开始着手办理破产申请了。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力帆已经无力回天,自暴自弃了。正在力帆人绝望的时刻,吉利汽车出手了。近日,有消息报道,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提交资料,报名参与力帆汽车的重组工作。看来吉利有意将力帆收入囊中,具体合作方式如何期待进一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