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很多人反感以禁代管的“一刀切”,大佬们也不例外。
年,李书福在两会上建议,适度放开“禁限摩”。
他认为“禁限摩”这种一刀切的做法,阻碍了中国摩托车产业的销售和升级。
不少摩托大佬的日子,也因此越来越不好过。
最近,昔日重庆摩帮(摩帮即摩托车行业)三巨头之一的涂建华,亲眼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13家公司走向破产。
曾经,他在摩托车产业里白手起家,身家一度超过亿。
他创立的隆鑫,连续20年荣膺中国企业强!
在两会上,涂建华也不止一次提出取消城市“禁限摩”的建议,但是并没什么用。
如今,商业帝国崩塌已成定局。
落得如此田地,涂建华除了无奈,应该还有很多“委屈”。
但这份委屈,不光是“禁限摩”带来的。
大佬变老赖:从最强逆袭,到最快坠落在创业做摩托之前,涂建华是个煤矿工人,多次死里逃生。
这或许就是他很敢折腾的原因。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年,他辞职创业。10年后,30岁的他押下全部身家,创办了隆鑫交通机械厂。
一上来,他没搞整车制造,而是去研制摩托车发动机。
花了1年多的时间,发动机研发成功,并在当年就卖了1.6个亿,赚了0多万。
但是重庆的摩托车行业,竞争相当激烈,要做大做强绝不容易。
涂建华的对手,有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民用摩托车的老品牌“嘉陵”,还有一样是靠摩托车发动机起家的新品牌“力帆”、“宗申”。
嘉陵CJ50,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
一片蓝海的市场,很快被他们杀出了红海的血腥味。
老大哥“嘉陵”首先被打得节节败退,以至于在年的财报里写道,“摩托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涂建华和他的隆鑫怎么杀出重围呢?
他一边斥巨资聘请了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指导,一边烧钱推广。
最著名的一次推广,是找到刘翔代言。
年的9月19日,刚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刘翔来到重庆,领取了隆鑫颁发的“金牌突破奖”、代言费和一台“翔系列”摩托车。
这笔买卖让隆鑫赚大发了。
隆鑫签约刘翔是在奥运前,连奖金加代言费只花了万元,而仅在年初,隆鑫-0元的“翔系列”摩托就卖了1万多台。
隆鑫的形势原本该是一片大好——如果没有“禁限摩”的话。
出于危险、污染、难管理等理由,“禁限摩”早在年就已出台,随后逐渐推广到了全国多个城市,目前不限摩的大城市只剩重庆。
涂建华自认倒霉,但没有坐以待毙,立刻就盯上了东南亚。
此前东南亚的摩托车市场,被日本企业牢牢占据着。
但面对高打性价比的重庆摩帮,日本同行迅速败下阵来。
在越南,隆鑫冠名的“重庆隆鑫”足球队,还曾在“胡志明杯”中击败越南国家一队和二队(再看看现在的国足...),隆鑫的名号火遍越南,一度占领了当地50%市场份额。
随后的近20年,涂建华和隆鑫看上去顺风顺水。
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年,隆鑫集团总资产高达多亿元,涂建华也以亿身家成为重庆首富。
谁能想到,最辉煌时也是最衰弱时。
还是年,涂建华在年会上公开说道:“我的过得很痛苦,很纠结,一晚上一晚上睡不着觉,无眠之夜,我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隆鑫必须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此后隆鑫集团一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
截至年11月底,隆鑫控股整体逾期债务高达.96亿元,连涂建华都沦为了失信被执行人。
没被“禁限摩”干倒,却死在一家欠60亿不还的国企手里?一个商业帝国,怎么说倒就倒?
这其中,藏着涂建华心中最大的“委屈”和“秘密”。
年3月,涂建华对媒体表示,年隆鑫将旗下的房地产资产出售给了一家国有企业,但这家国企一直还欠隆鑫60多亿。
“我们年把房地产(业务)卖了,卖给谁我不太好讲。到现在为止,连利息加起来可能将近亿元了,就活活把我们拖死到了现在。不说不行了,我觉得我扛不动了。”
有了60多亿,隆鑫或许就能缓解资金链危机,避免走向末路。
但是涂建华始终没说究竟是谁欠钱不还,隆鑫的公告里也只敢写是“某企业”。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病灶还是在隆鑫集团本身。
被“禁限摩”吓怕了的摩帮大佬们,包括涂建华在内,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多元化经营。
比如力帆一度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力,其创始人尹明善曾说“傻瓜才不抓住现在的机会搞新能源”,结果因为技术有限,不仅毫无建树,还陷入“骗补”丑闻。
力帆创始人尹明善
另一位摩帮大佬左宗申的跨界更猛,年提出二次创业,宣布要进军通用航空领域,断言:“中国人下一个消费增长点就是飞机”。
涂建华很快也进军了工业制造、金融服务、资源投资等多个产业。
看起来最好赚钱的房地产,更是被他视为重点业务。
涂建华曾野心勃勃地制定了三步走计划:年完成项目土地储备,年完成亿元销售额,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起初,隆鑫地产做得有模有样。隆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fanf.com/lfls/1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