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力帆 > 力帆历史 > 正文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业务受阻力帆回归摩托车业务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7/13 16:09:08
早在年,力帆股份便开始向新能源转型,但四年间,支撑公司业绩的却始终是摩托车业务。而今,力帆终于打算回归主业,仍面临着业绩巨亏、股权冻结等种种困境。自今年6月,力帆股份被曝控股股东出现债务违约以来,其股权冻结、诉讼等利空事件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力帆股份未披露的累计诉讼涉案金额已达14.23亿元。年中报显示,公司流动负债达到.83亿元,而流动资产仅亿元。尤其是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刷新了上市以来业绩新低。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51.78亿元,同比减少13.39%,归母净利润亏损9.47亿元,同比减少.98%。力帆股份解释称,营业收入减少主要系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公司乘用车基地搬迁影响生产计划。基地搬迁曾是尹明善的众多自救策略之一。为缓解资金压力,尹明善在年末以6.5亿元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卖给了车和家,只留下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同时以33.15亿元的价格,将15万辆乘用车生产基地卖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斥资75亿元筹备搬迁新厂。尹明善认为,“搬迁后,土地转让会有15亿元至25亿元的收益,这将大大降低资产负债率,对力帆的发债等都有着较大的帮助,但现实却与其设想背道而驰。”力帆股份年中报显示,公司负债率达到75.2%,同比上涨约3%;短期偿债压力骤增,流动负债账面余额.8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0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2.77亿元,下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如期而至的债务;公司财务费用达到5.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69%。对此,力帆股份方面解释称:“财务指标变化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产销;融资环境困难,公司资金紧张,公司积极多渠道融资,造成融资成本增加,亏损额度增加;部分设备的可使用度降低,造成资产减值。”近三个月来,力帆股份股价多在3.5元/股上下波动,市值约46亿元。其实,股价不振与控股股东减持高度相关。早在今年6月,力帆控股便抛出六个月内减持.27万股的计划,但随后,公司遭遇股权司法冻结,减持计划被搁置至今。9月24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大股东累计减持万股,套现.31万元,持股比例降至47.08%。这也就意味着,力帆股份后期仍存在抛售压力。时间回溯至年,力帆股份市值一度超过亿元,彼时公司从摩托车生产发展至横跨汽车、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中国强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号角下,力帆股份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主要发展方向。这一年,力帆股份卖出了1.48万辆新能源汽车。但好景不长,有关部门查出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中有辆不符合国家申报补贴的条件,涉及补贴金额达1.14亿元,为此,财政部取消了力帆乘用车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毫无疑问,这对力帆股份的带来的波及是不言而喻的。受此影响,力帆系新能源车市场在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年、年虽略有起色但也发展缓慢,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其产销量近乎已无翻身的可能。今年前8月,公司仅卖出辆新能源汽车,同比下降66%,新能源汽车业务为力帆带来的收入微乎其微。按照力帆股份的说法,接下来公司将对业务发展重心进行调整,“公司将聚焦公司优势产业,加大对摩托车产业的研发投入,巩固并增强摩托车产品竞争力;积极发展平行进口、二手车出口等业务;同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举动。今年6月,力帆股份终止了24.8亿元的定增项目,这笔资金原计划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8月末,力帆原本负责乘用车业务的公司副董事长陈卫、总裁马可同时辞职,原本力主摩托车业务的常务副总裁杨波增补为公司董事,并聘任其为总裁。同时,公司提交的二手车出口许可申请已被审核通过,这意味着首批力帆品牌二手车很快将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进入莫斯科等城市的二手车市场。在力帆股份看来,由于摩托车“国四”标准实施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公司摩托车将迎来新的增长期,接下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并增强摩托车产品竞争力。据最新销量数据,今年前八月,公司摩托车销量40.54万辆,同比下降13.62%。虽然处于下滑态势,但相比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和下滑态势,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的销量仍十分可观。公司方面还表示:“仍将密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fanf.com/lfls/12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力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