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对两江新区及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报道
近期,央视财经频道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经济半小时》推出专题报道——《重庆汽车逆势增长的“财富密码”》,聚焦两江新区汽车产业逆势上扬,指出重庆汽车产业之所以成功“逆袭”,依靠的是科技创新。今年1-4月份,重庆汽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多款车型在细分市场销量排名前列。按照规划,未来重庆汽车将重点发展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突出绿色化、智能化方向。两江新区乃至重庆的汽车产业的飞跃增长,大背景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共育汽车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一大方向。重庆、成都等城市的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对成渝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一、世界级城市群与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所谓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是由一批世界级汽车“链主”企业及产业链附属企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而产生的集群现象。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是不少世界级城市群的标配。比如,在北美五大湖区域城市群,集聚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等著名的汽车公司,其产值和销售额约占美国汽车产业的八成左右,是一个巨大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在这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内,汽车“链主企业”的产量、产值、规模、技术、品牌、利润等在全球都是排名前列,还对全球行业标准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经历了多年的工业革命的洗礼,欧美厂商无疑在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上面,有着深耕优势,中国汽车厂商很难超过。而抓好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汽车“新四化”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进行弯道超车,无疑是中国各大城市群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所必须努力的方面。同时,世界级产业集群是对整个城市群产业优势的集成化运用,强调城市群内各大城市的能力专长的耦合,同时强调各城市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以长三角在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上的布局为例:上海特斯拉1.上海:上海的“链主”企业最多,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特斯拉、上海汇众等龙头企业,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领域具有世界水准。2.江苏:江苏有超过8个园区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以扬州为例,其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3.浙江:浙江有超过11个园区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同时浙江在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联盟方面有所突破,今年年初吉利汽车集团与腾讯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4.安徽:安徽有超过13个园区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以合肥为例,其拥有完善的汽车全产业链,既有江淮、安凯、蔚来、奇瑞(新能源)、昌河等5家各具特长的整车厂商,也有多家关键零部件企业。5.在各大区域形成各自能力专长的情况下,长三角三省一市还构建形成城市群内的分工和耦合联动体系。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一超三强”城市已经形成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创新实力,在推动汽车“新四化”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就省域来看,浙江、安徽已经在汽车产业关键系统、零部件领域形成了技术专长,对不少自主汽车品牌形成了强大的供应链保障。长三角汽车产业的跨省际合作正在持续生化,成立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签署了《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合作共建协议》。二、成渝地区如何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比肩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的“中国第四极”,成渝地区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将有利于为该区域打造一个颇具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为成渝地区各区域专长打造和跨区域协同谱写“新篇章”。长安汽车两江新区工厂成渝地区在打造好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方面,首先要用好目前的产业基础的同时促进补链强链工作。成渝地区是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三角、成渝、东北)之一,目前成渝地区共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家,汽车年产量近万辆,全国占比近12%,年产值超过亿元。重庆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打造了长安集团、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力帆汽车等品牌;成都则花了十多年时间吸引一汽大众、沃尔沃、博世等品牌落户。成都和重庆都形成了各自的汽车产业集群。但成渝地区的汽车产业仍有自身的问题,比如汽车产业产量占全国13%,但产值仅占全国的8%,单车均价和利润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在一流品牌打造、创新研发能力、产业链的补链强链等方面都有不少短板。那么,成渝地区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打通产业链、价值链、合作链和创新链。加强展会、供需信息对接等合作平台建设,推动链主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智能化和互联网等为主打方向,积极引入“造车新势力”并推动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其次是要用好新区经济、园区经济的力量。长三角的汽车产业之所以搞得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园区经济搞得好。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亿元的产业园区。在汽车产业的集聚中,通过园区的服务工作,能恰到好处地为车厂和零部件企业提供匹配的发展环境,并有利于促进子产业链的发展。但是如果仅是园区经济,限于园区在空间和定位上的局限性,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园区的汽车企业在物流通道和枢纽、与院所和院校的联系、工作与生活区域的充分融合、研发机构与生产基地在空间上的适度分离等需求,这就需要园区经济的升级版,也就是依托国家级新区的力量来发展园区经济,这有利于构建产业生态圈,形成较大规模的协作配套半径。浦东新区就是通过“新区经济”来发展汽车产业的典范。在“未来车”的推进下,年,浦东汽车制造业产值完成亿元,占浦东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两江新区也是内陆地区通过“新区经济”发展汽车产业的典范,以长安汽车为龙头,这里集中了东风小康、上汽红岩、长城汽车等一大批整车企业,有上千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具有完整的供应链及庞大的产业集群,并具有全球化的研发实力。以两江新区的汽车龙头企业——长安汽车为例,其有名研发人员,个实验室,全球6国9地,在这种全球化研发布局之下,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突破。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直管区GDP、直管区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额、工业营收的规模、招商引资签约额、数字经济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服务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总量、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综合评比等多项指标占全市第一。这充分展示了两江新区的“新区经济”的旺盛活力,这样的区域具有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的雄厚实力。未来,成渝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就是要以新区经济、园区经济为重点,持续夯实新区、园区内的要素配置、体制机制、与全球创新资源的对接等能力建设。制订好园区、新区相关规划方面,要根据自身专长和特点,辅助车企持续提升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汽车电子等关键系统、零部件的技术和性能。而新区、园区的所在地政府要加强对新区、园区的支持扶持力度,以为当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最后是要形成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合力。成渝地区汽车产业在跨区域打造产业链合力上,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两大国家级新区正联手成立了包括汽车、电子信息等在内的八大产业联盟,全方位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发挥产业“旗舰”作用。而成渝两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领域也已经有了一些自然合作,比如四川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重庆的长安汽车配套;重庆戴卡捷力轮毂制造公司、三友机械制造公司为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配套。成渝投资助手
?新闻来源
重庆马路社
?内容编辑
刘明
?推荐阅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何建?“一区两群”如何布局?一图带你了解
?成都重庆再放大招!
?下一个一线城市,谁最有希望
申明: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fanf.com/lfcj/7413.html